第九十二章 第一天考試(為第一個給本書打賞的讀者“1020愛”加更)
21號,早上六點多鐘的時候,酒店的叫醒服務把趙賢才他們叫醒,大家洗漱完之后到餐廳吃早飯。
快七點的時候,各省領隊在樓下點名,人齊了之后便前往考點,開始進入考場。
進入考試是不能攜帶任何電子設備的,所以像手機、手表等電子產品都要在考場外交給領隊保管。
O進行的,每天三道題,限四個半小時完成,考試時間是從早上的八點考到中午的十二點半,考兩天。
CMO的試題是每題21分,而IMO的試題是每題7分,六個題滿分126分,題目相較于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來說是要高一些的,技術性也較強。
最后O類似,會設立一、二、三等獎,一等獎約100名,是金牌,約前60名入選國家集訓隊。
所以,通常來說,集訓隊都是金牌,因為集訓隊的人數比金牌少。
但是,這并不總是成立的。
因為數學競賽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有“特批”,就是把銀牌的前幾名也拉到集訓隊里,
13年,也就是今年年初時候的第28屆全國數學奧林匹克因為金牌是61個人,所以就特批了3個,湊了個整。
不過這樣的特批選手,在明年保送規則發生改變的情況下,就算他們進了國家集訓隊,因為他們不滿足條件保送,也是沒有保送資格的。
二等獎是銀牌,三等獎是銅牌。
播完考試須知后,監考老師們開始發試卷和答題紙,八點之前必須將試卷背面朝上,直到八點鐘鈴響時才能翻過來,還是非常嚴格的。
“1、如圖,在銳角△ABC中,AB>AC,∠BAC的平分線與邊BC交于點D,點E、F分別在邊AB、AC上,使得B、C、F、E四點共圓。證明:△DEF的外接圓圓心與△ABC的內切圓圓心重合的充分必要條件是BE+CF=BC。”
第一天的第一題是一道幾何題,這題趙賢才所花費的時間相較于當天的后面兩題來說,還是比較長的。
這主要是因為進入“沉浸式學習”這個狀態,觸發技能【好好學習】的效果需要時間。
而在沒有【好好學習】這個技能的加持下,趙賢才現在的智力雖然相較于剛獲得系統時已經有不小的增長,但與這次來參加CMO的眾人相比,也就顯得平平無奇,十分平庸了。
倒是由于他之前刷了那么多的題,讓他有了十分豐厚的解題經驗和清晰的思路,就算沒有【好好學習】這個技能的加持,這第一題他也能做出來,只是花的時間長點罷了。
“證明:如圖,取△ABC內心為I,作IL⊥BC于L,作IM⊥A⊥AB于N,則IL=IM=IN。因為AB>AC,所以∠B<∠C,所以∠ADC<90°,所以……
(1)關于必要性的證明,即若△DEF的外心與△ABC的內心重合,則……
(2)關于充分性的證明,即若BE+CF=BC,則△DEF的外心與……
……
綜上所述,命題得證。”
在想到第一題的解題思路,然后動筆開始寫解題過程后,趙賢才便完全投入了進去,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時候進入的“沉浸式學習”這個狀態。
他只知道,自己在做完第一題,開始看第二題的題干時,腦子里的思路明顯比之前清晰了不少。
之前想第一題的解題方法時,他還要想好一會。
可現在想第二題的解題方法時,他甚至連題干都沒看完的時候,各種想法就已經開始在腦子里打轉了。
而等他看完了第二題的題目之后不到三分鐘的時間,他的腦子里便已經有了一個十分清晰的解題思路,并開始動起筆來。
第二題寫完,緊接著又是第三題。
為了保持這種狀態,趙賢才在做完第三題之后原本已經可以交卷了,但他又開始和之前的聯賽時候一樣,思考起這三道題目的其他解法來。
通常來說,幾何體的解法是要多一些的,也更容易想到。
所以,不到十分鐘的時間,趙賢才便想到了第一題的第二種解題方法,并在草稿紙上把想到的這第二種方法完全寫了下來。
后面兩題的第二種解題方法,趙賢才花費的時間就要長許多,直到這場考試快結束的前十分鐘,趙賢才才將后面兩題的第二種解題方法都寫完。
“呼~~~還剩十分鐘就下課了,算了,時間也不夠了,第三種方法就不想了吧。
不得不說,這種狀態是真的爽,以前我學習的時候怎么沒有這種感覺?”
看了看時間之后,趙賢才放下手中的筆,開始從之前那種狀態中退出來,并在心里想道。
以前初中的時候,趙賢才沒有系統,他也經歷過那種花了一番功夫才解決某道難題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