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西魏東征謀大業(yè) 東魏北伐戰(zhàn)沙場
東西魏分裂對峙,北方各鎮(zhèn)亂成一鍋粥。
將領(lǐng)們東奔西跑,都在給自己找靠山。
這天,關(guān)內(nèi)都督趙剛帶著東荊州投奔了西魏,宇文泰高興地封他做光祿大夫。
“大將軍,賀拔勝等人還在南朝,何不召他們回來?”
趙剛在軍帳中提議,“他們都是難得的將才啊!”
宇文泰摸著胡子點頭:“正合我意。就勞煩你走一趟梁州。”
趙剛快馬加鞭趕到梁州,找到刺史杜懷瑤。
兩人在刺史府后花園里邊走邊談。
“杜兄,煩請給梁武帝捎個信。”
趙剛從懷中取出文書,“就說西魏盼著幾位將軍歸來。”
杜懷瑤接過文書笑道:“梁主向來優(yōu)待降將,此事包在我身上。”
建康城內(nèi),梁武帝蕭衍正在批閱奏章。
侍從捧著西魏來信快步進(jìn)來:“陛下,梁州急報!”
梁武帝看完信,立即召見賀拔勝等人。
大殿上,幾位北朝降將跪伏在地。
“幾位愛卿可想回北方?”
梁武帝和藹地問。
賀拔勝抬頭答道:“臣等日夜思念故土,望陛下成全。”
“好!”
梁武帝拍案而起,“朕明日在南苑設(shè)宴,為諸位餞行!”
次日南苑,春光明媚。
梁武帝親自給賀拔勝斟酒:“將軍此去,莫忘江南故人。”
賀拔勝感動得熱淚盈眶:“陛下厚恩,臣永世難忘!”
回到長安那天,宇文泰親自出城迎接。
他拍著賀拔勝的肩膀說:“可把你們盼回來了!”
轉(zhuǎn)頭看見楊忠,眼睛一亮:“好一員虎將!”
楊忠抱拳行禮:“愿為大將軍效死!”
宇文泰哈哈大笑,當(dāng)即把楊忠留在身邊當(dāng)親衛(wèi)。
賀拔勝則因為感念梁武帝恩情,從此打獵時見到南飛的鳥獸都不忍射殺。
這事傳開后,長安百姓都說他是個知恩圖報的好漢。
西魏文帝元寶炬在宮中設(shè)宴,舉杯對賀拔勝說:“愛卿歸來,朕心甚慰!”
沒過多久,賀拔勝就升任太師,和宇文泰一起操練兵馬,準(zhǔn)備東征。
此時北魏舊臣斛斯椿已死,宇文泰大權(quán)在握。
他給自己加了柱國大將軍的頭銜,又提拔了李虎等七位心腹大將。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行臺郎中蘇綽的升遷。
“蘇先生,這個軍糧調(diào)度實在棘手。”
深夜的軍帳里,宇文泰揉著太陽穴訴苦。
蘇綽不慌不忙地展開竹簡:“大將軍請看,若用朱筆記錄支出,墨筆登記收入,再配合新的戶籍管理辦法...”
宇文泰越聽越興奮,拍案叫道:“妙啊!就這么辦!”
從此蘇綽制定的文書格式和戶籍制度在西魏推行開來。
他常常通宵達(dá)旦地工作,把各項政務(wù)整理得井井有條。
有次宇文泰半夜巡視,看見他還在油燈下奮筆疾書。
“先生何必如此辛苦?”
宇文泰關(guān)切地問。
蘇綽抬頭笑道:“能為天下百姓謀福祉,是臣的榮幸。”
這些制度后來成為歷代沿用的典范。
史官記載這段時,都稱贊蘇綽是難得的治國能臣。
尤其是他發(fā)明的這套文書管理辦法,后來成了歷代官員辦事的標(biāo)準(zhǔn),大家都照著學(xué)。
那東魏大丞相高歡,正盤算著如何穩(wěn)固朝局。
他大手一揮,對左右說道:“世子高澄已十五歲,該讓他歷練歷練了。
傳我令,命他入鄴城輔政,左丞崔暹從旁協(xié)助。”
這高澄年紀(jì)雖小,行事卻雷厲風(fēng)行。
他剛?cè)豚挸牵驼偌俟儆?xùn)話:“國法如山,誰敢觸犯,嚴(yán)懲不貸!”
一時間,滿朝文武噤若寒蟬。
有人私下議論:“這世子手段如此強硬,倒有幾分大丞相的風(fēng)范。”
高歡還有個兒子叫高洋,封為太原公。
這高洋相貌平平,卻是個內(nèi)秀之人。
一日,高歡想考校兒子們的才智,命人取來一團亂絲。
其他兒子手忙腳亂地解著,急得滿頭大汗。
高洋卻“唰”地抽出佩刀,手起刀落將亂絲斬斷,笑道:“亂絲當(dāng)斬,何必費神!”
高歡聞言,拍案叫絕:“此子決斷,將來必成大器!”
自此,鄴城有高澄坐鎮(zhèn),晉陽有高洋輔佐。
高歡捋須微笑:“有這兩個兒子在,老夫可以安心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