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路道阻且長,半途倒斃者不計其數(shù)。
以藍星上的人類文明來說。
如果沒有蘇文這個變數(shù),藍星人類文明根本不可能踏足星際。
因為,光憑他們之前的表現(xiàn),就可以輕易看得出來。
以‘蘇文不存在’為前提的話,
他們將會在內(nèi)部的‘大災變’、古代神秘復蘇’,
以及外部的‘外星異族入侵’,這雙重作用下,被輕易絞殺。
沒有蘇文的幫助,即使華國都只能勉強在大災變中茍延殘喘。
收復失地都不用想,更不用提剿滅整個星球上所有的天災與神秘。
而退一萬步說。
哪怕他們能實現(xiàn)藍星的光復。
又拿什么去抵擋六族聯(lián)軍背后的一眾火礁星際文明?
拿什么去抵擋比后者更可怕的‘可汗部族’?
如果沒有蘇文和帝國,后者一己之力,就夠把火礁及其周圍,諸如索勒、佛圖、天苑等幾個星域,都給化為焦土。
內(nèi)憂外患下,別說邁向星際了。
即使是華國再有三頭六臂,都得死在藍星這個襁褓里。
...這就是宇宙的冰冷與殘酷:
是人類文明不夠努力、不夠優(yōu)秀嗎?
華夏民族的科技、文化、道德、意志、團結(jié)等各方面整體水平,
在全宇宙范圍的碳基靈長類種族之內(nèi),
都已經(jīng)算是基礎(chǔ)非常優(yōu)秀的那一批了。
但即使這樣的天資,不給他發(fā)展的時間,一樣要含淚退場。
——游戲設(shè)計師和小說作者,不會把一千級的關(guān)底大魔王,突然丟到剛出新手村的三級勇者面前。
但宇宙未必不會。
藍星人類文明面對的情況,已經(jīng)都算好的了。
相比火礁星域那幫莫名其妙就被可汗給滅了門的二三流小文明,大災變算個啥?
再離譜的事情,都有可能在這無盡星海之中發(fā)生。
而對于絕大多數(shù),沒有準備好應(yīng)對災難的文明來說。
遇到了,就很可能等于要似掉了。
哪怕不提外部因素。
因為各種各樣的內(nèi)亂而毀滅、沉淪的文明,同樣數(shù)不勝數(shù)。
土崩或者瓦解,總有一款適合它們。
...以至于,在某些星域里,
甚至都能出現(xiàn)‘文明種族數(shù)量逆增長’、‘退回荒蕪’的逆天情況。
——沒有平滑增長;
——沒有此消彼長;
過于遙遠的星際空間,讓‘一鯨落,萬物生’這樣的現(xiàn)象,在星海里難以被復刻。
很多古代文明,失落了就是完全消失了。
后來者未必能熬到有能力去尋找他們的遺產(chǎn)的地步。
甚至是類似于海金星域那樣的情況,在持續(xù)的混亂中慢慢沉淪,
從還有大量高級技術(shù)積累的中等文明,慢慢墮落成‘星際原始人’。
像蘇文這樣,
到處毛人寶貝、一波肥過一波的,
這才是異常情況。
...倒不如說,蘇文能到處收獲各種老鄉(xiāng)遺產(chǎn),本身就是因為他們荒廢了太久。
星海里更多的文明,甚至連‘沉積資源再利用’都很難做得到。
..
低等級文明,難以往上爬,往往倒在半路;
高等級文明,即使爬上去了,也經(jīng)常會墮落,不再有能力進取;
偏偏,這個過程中,
被墮落帝國消滅的其他種族,往往都不會少到哪里去...
都說‘一將功成萬骨枯’,問題是這最后僅剩的一將還墮落了,形同活死人,這咋辦?
一整個星域里的所有異己都被排除,但排除了之后卻也沒有繼續(xù)往外開拓,原地墮落。
最后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內(nèi)部瓦解,
最終消亡。
這就好比一整個星域的所有資源,都被徹底浪費在了無意義的事情上。
原本有眾多種族,欣欣向榮。
最終整個星域接連沉默,形同鬼域。
或許會有其他星域的、依然處于發(fā)展階段的文明,能夠來到這里,讓這樣的死亡星域重新煥發(fā)生機;
又或者廢墟之中,會誕生新的智慧生命種族,
重新開啟從水下第一個生命的萌芽,到浩瀚星海的漫長旅途。
但。
更多的情況下。
是這些廢墟星域塵歸塵土歸土。
在沉默之后,再也無法復蘇。
就那樣在死寂之中,等待著宇宙紀元的結(jié)束。
——被文明采集了的物質(zhì)與能量,不會自己重生;
——被文明破壞過的天體環(huán)境,難以重新演變成原生態(tài)。
...這無疑是非常不健康的狀態(tài)。
這很有可能會把宇宙引向另一個恐怖的未來:
——熱寂。
區(qū)別于坍縮的另一種結(jié)局。
從原初大爆炸開始,整個宇宙的熱量,或者說能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