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作良這話一出口,趙開山就極為驚訝地看著他。
他似乎完全沒有想到他年輕時就相當信任的族叔居然也會說出這樣的話。
從小看著他長大的族叔怎么也倒向蘇詠霖了?
我身邊還有多少人倒向蘇詠霖了?
他的心頓時就拔涼拔涼的,感覺一切信任頓時就離他遠去了。
不過趙作良的話沒有說完。
“就眼下來看,蘇將軍什么時候來,并不是關鍵的問題,眼下大軍新敗,軍心不穩,讓全軍知道蘇將軍一定會來,這才是最關鍵的。”
趙作良不聲不響的為趙開山點明了眼下最關鍵的問題所在。
趙開山聽了這句話,眉頭一皺,而后忽然意識到了什么。
對啊,眼下最關鍵的問題并不是蘇詠霖來不來的問題,而是軍心能否穩定住的問題。
眼下,光復軍軍心不穩!
大戰落敗,光復軍被打回原形,很多人都重新認識到了自己只是一個小癟三的事實,面對兇神惡煞的金軍,他們重新找回了原先的恐懼,一度擁有的睥睨天下的氣勢沒了。
恐懼對手是個很糟糕的事情,這個時候要是金兵主動攻擊,他們能否扛住還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軍心不穩,兵無斗志,一旦金兵攻擊勢頭增強,真的很難說光復軍能不能扛住這次進攻。
這個時候,撒錢不好使,李嘯也撐不起場面。
雖然很不甘心,但是趙開山也不得不承認,眼下整個光復軍團體里能撐起場面的只有打了勝仗的蘇詠霖,只有他有足夠的威望讓所有人相信他可以打敗金人,穩住局勢。
而且蘇詠霖來不來是其次的,重要的是大家是否相信他會來。
只要讓士兵們相信蘇詠霖正在趕來的路上,哪怕他沒那么快趕來,那么無論金軍發起怎樣的攻擊,光復軍至少敢于據城死守,等待蘇詠霖的到來。
有個念想,吊住一口氣。
這才是關鍵所在啊。
趙開山看了看趙作良,頓時感覺姜還是老的辣,果然還是趙家老人最值得依靠。
于是趙開山點了點頭,收起心中小情緒。
“你們說的都很有道理,好,那就派人聯系驃騎將軍,請他立刻率兵南下來援。”
趙開山做出了這個決定,并且派人繞路去泰安州找蘇詠霖,并且立刻把這個消息傳揚出去。
果不其然,軍營里的小癟三們瞬間有了主心骨似的,一個兩個不再說那些要死要死之類的喪氣話,而是充滿了對未來的信心。
說著
或者是。
亦或是。
種種匪夷所思的流言聽起來有點滑稽,但是細細想來,這的確是穩住軍心的關鍵,光復軍重新有了希望,不再輕言失敗、死亡。
這話落到趙開山的耳朵里,一開始是高興,感覺軍隊士氣的問題解決了,不會輕而易舉被擊敗了。
緊接著就又感到不開心了。
這個時候他身邊沒有其他人,只有趙作良跟著,在自家老人面前,說些心里話倒也不擔心被外人聽了去,畢竟是看著自己長大的長輩。
“全軍都如此期待雨亭,又置我于何地?”
看著趙開山一臉悶悶不樂的表情,趙作良心里也泛起嘀咕,感覺自己從小看著長大的趙開山實在是有點心胸不太寬闊,不太能容人。
這可不是什么好現象。
蘇詠霖能打那是事實,你一個做領帥的接受這個事實真的很難嗎?
就算趙作良從來不怎么喜歡蘇詠霖這個南宋來的私鹽販子,但是也并不否認蘇詠霖所部做為光復軍最強戰力的地位以及他堅決反金的立場。
但是趙作良也不是不能理解趙開山的情緒。
畢竟之前那檔子事兒讓蘇詠霖和趙開山曾經稱兄道弟的感情出現了裂痕,和孫子義之間更是瀕臨翻臉。
現在被趕走的蘇詠霖打了打勝仗,而政治斗爭的“勝利者”趙開山卻打了敗仗。
大家都在造反,造反最重要的肯定是軍功,軍功不如人,大家就不會相信你有帶領大家走向光明的能力。
這還做什么領帥?
趙開山的情緒源于此。
趙作良嘆了口氣,緩緩開導著趙開山。
“開山啊,我知道你心中所想,但是你更要知道眼下的局面容不得咱們有他想,眼下這個情況,蘇雨亭不來,很難破局。”
趙開山低著頭,滿腹怨氣。
“我知道,我就是……不舒服。”
“何必呢?你才是領帥。”
“可眾人都期待雨亭,不期待我,明明我才是領帥……”
看著趙開山一臉怨婦的模樣,趙作良頓時感